在当今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许多人以为只有自然科学的知识最有用。其实社会科学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为有用。因为任何自然科学的成就要变为社会生产力都必须通过社会决策和社会实践。可见,如果缺少社会科学最新知识的武装,知识经济岂不成为泡沫?有幸近20年来我国的社会科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之下取得了辉煌成就,仅散见在上万种报刊上的社会科学文稿就有100多万篇。如何把其中佳作提炼为精品以飨读者呢?人民日报理论部卢继传主编的《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三卷本,1200余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月版,最近又重印),可以说是首次精心编纂的知识精品。本书有以下三个特点和优点。
一,选材面广文精。本书采取有计划地约稿与公开登报征稿相结合的方式,收到10万篇来稿,再从中筛选出1万余篇。每篇摘要几百字到千把字,每个作者选文不超过3篇,这样共收入9千多作者的代表作。既包括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新成果,又含有党政领导人的新论述和机关干部、企业管理者的新见解。
二,分类独特创新。本书不仅按照传统的静态分类,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而且新添了动态分类,增强了思想性、时代感和交叉科学,如把“马克思主义”列为首篇,还把管理学、领导学、人才学、情报学、科学、未来学等列为专编。其中邓小平理论、共产主义运动、思想政治工作、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精神文明、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等都作为专章。
三,内容大多是克服长期以来“左”的禁锢、有所创新的作品,尤其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上品。有的文章一看题目即明其新意,如《股份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好形式》;有的文章一看题目即想知其新意何在,如《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轨迹和根源》;有的文章题目平和,内容却很有新意;有的文章观点并不一致,体现了“双百”方针。
本书也有缺点。有些学科带头人的成果,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的成果,如最早主张市场经济和股份经济的珍品,没有收入。有的作品新意不多、不浓。在学科分类上有遗漏,如缺军事学和行为学。在学科分类上有倚轻倚重现象。